雙方政見就像古惑仔電影演的一樣,忘了那一部,兩方人馬在競標一物品,有一位說出:只要對方出多少價錢,我就比他多出個一塊。
不管今天辯論誰贏誰輸,整場下來我認為謝長廷先生有句話說的很好,就是指出馬先生的愛台十二建設是通膨去解決通膨(莫非他的智囊裡有奧地利學派的?),為什麼?因為造成通貨膨脹只有一個原因,就是政府印太多鈔票了,“貨”是指貨幣,不是貨品。鈔票沒多印的情況下,貨品不可能全部上漲。而馬先生的財政就是降稅,擴大公共財,就是什麼刺激需求的凱因斯主義,根本就是叫人連夜趕印鈔票放到市場上流動,物價不漲才怪,別忘了台灣還有引入通膨。
政府沒依據的胡亂印鈔票,而不是從人民手中抽稅得來,讓在多印鈔票下得利的人用來消費,他們沒有生產,卻用多出的錢和人們來競爭,物價上漲,大部份的人痛苦。看到網路上有幫馬先生講話的,指出四兆裡,政府出1兆7,649億元,人民一年平均“才”出2206億(還是除以8得的),把二千億的金額說的比一塊錢還廉價,台灣現在還負債3~4兆,再加上一兆多,這筆錢誰來還?若認為擴張性財政可解決經濟窘境的話,不如去看看日本的例子。
錢從哪來?有印鈔機在,還要問嗎?
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
排隊多少錢呀?
最近台灣舉行八搶三的奧運資格賽,想到有種職業人們總是又愛又恨,人們叫他黃牛,他們付出時間在各不管是球場、演唱會或是其他販票口,甚至在網路上買下入場卷,再轉手賣出。
大家恨的是哄抬價格,賺取差價,不勞而獲,那這行為會有人愛?說愛是太誇張,但是卻對於不願花時間,又或者是臨時需要的人們正好解決他們的困惱。
黃牛開的價是原金額加上所花的時間,會被討厭的原因不外乎是人們認為時間部分收取太高,不意外,罵人才能顯得自己高尚,不過是不是太貴先別急開口,請了解價格會達到買賣雙方能接受的範圍,再者每人的時薪有所不同,接受的價錢也不同,沒有所謂的太貴、太高的問題。
只想付原價而卻不花時間的人們不應責備,但是他們往往罵的最大聲,可是不管是否為黃牛,要票除了金錢外還要付出時間,罵的人似乎忘了把時間的代價加上去。而且黃牛這行也不是穩賺不賠的,沒看過到黃牛們因對台灣隊充滿信心,結果預測錯誤沒晉級,賤價賣票的情況嗎?
大家恨的是哄抬價格,賺取差價,不勞而獲,那這行為會有人愛?說愛是太誇張,但是卻對於不願花時間,又或者是臨時需要的人們正好解決他們的困惱。
黃牛開的價是原金額加上所花的時間,會被討厭的原因不外乎是人們認為時間部分收取太高,不意外,罵人才能顯得自己高尚,不過是不是太貴先別急開口,請了解價格會達到買賣雙方能接受的範圍,再者每人的時薪有所不同,接受的價錢也不同,沒有所謂的太貴、太高的問題。
只想付原價而卻不花時間的人們不應責備,但是他們往往罵的最大聲,可是不管是否為黃牛,要票除了金錢外還要付出時間,罵的人似乎忘了把時間的代價加上去。而且黃牛這行也不是穩賺不賠的,沒看過到黃牛們因對台灣隊充滿信心,結果預測錯誤沒晉級,賤價賣票的情況嗎?
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
My Political Compass

圖是從這網站測來的。數據如下
Economic Left/Right: 8.88
Social Libertarian/Authoritarian: -8.10
網站上說結果可分為是左派還是右派,那這算是右派?查了一下wiki,左右派的詞義還滿多的,應該很難分別吧?不過,對這標籤倒不在意。作答時,只想著沒立場去干涉別人的自由。
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
懷璧為罪耶?
本來候選人的支票聽聽就好,選上也不一定會兌現,但是現在情況有些不同。
無意中看到電視媒體中名嘴們高談著,健保大赦不公,浪費納稅人;遺產稅降低是圖利富人,減少了稅收,對國家財政是一大損失。
兩政策都是從人民的荷包拿錢出來,相同的動作在名嘴口中卻有不同的見解。大赦是平民手中拿錢出來的,高喊不要財富重新分配;遺產稅是從富人手中拿,太少卻不行。讓我啞然失笑的是,原來所謂的社會公義就是把有錢人手中的錢拿給窮人,平均化,說是消除貧富差距,這思維跟紅衛兵有啥不同?
官商勾結是大家痛恨的,(破壞市場機制,使得民眾不相信市場,瞧!市場失靈這詞兒多好用。)將降低遺產稅說成圖利財富巨富,問題是得利的又不只有富人,而是達到規定的人,沒達到的不用繳,不是照顧了窮人?沒有要幫富人說話,只是對待事情要客觀,標準要一樣。
多少學者提倡稅制,要低而且簡單對社會幫助更大,這不提了。若說這降低遺產稅政策是在討好富人,目地是在買票,那麼當初,制定遺產稅的動機為何?
公平正義不是不管種族、階級、性別都一視同仁嗎?媒體自許是人民最後防線,政府由它們來監督,螢光幕前把近年來搞鬥爭的民粹人仕罵得大快人心,可是將內容抽絲剝繭下的價值觀卻是什麼?
無意中看到電視媒體中名嘴們高談著,健保大赦不公,浪費納稅人;遺產稅降低是圖利富人,減少了稅收,對國家財政是一大損失。
兩政策都是從人民的荷包拿錢出來,相同的動作在名嘴口中卻有不同的見解。大赦是平民手中拿錢出來的,高喊不要財富重新分配;遺產稅是從富人手中拿,太少卻不行。讓我啞然失笑的是,原來所謂的社會公義就是把有錢人手中的錢拿給窮人,平均化,說是消除貧富差距,這思維跟紅衛兵有啥不同?
官商勾結是大家痛恨的,(破壞市場機制,使得民眾不相信市場,瞧!市場失靈這詞兒多好用。)將降低遺產稅說成圖利財富巨富,問題是得利的又不只有富人,而是達到規定的人,沒達到的不用繳,不是照顧了窮人?沒有要幫富人說話,只是對待事情要客觀,標準要一樣。
多少學者提倡稅制,要低而且簡單對社會幫助更大,這不提了。若說這降低遺產稅政策是在討好富人,目地是在買票,那麼當初,制定遺產稅的動機為何?
公平正義不是不管種族、階級、性別都一視同仁嗎?媒體自許是人民最後防線,政府由它們來監督,螢光幕前把近年來搞鬥爭的民粹人仕罵得大快人心,可是將內容抽絲剝繭下的價值觀卻是什麼?
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
老兄..『人人有功練』這你相信?
魔鬼筋肉人:你等一等阿 其實這些錢不是我收的 ,是捐給XX萬千苦難同胞 ,使人人不只有書讀 ,還可以人人有功練
何金銀:原來這麼有意義阿
(節錄《破壞之王》台詞。因台灣當局政策問題,故將具有毀滅性字眼以x代替)
現今台灣正往人人有書念的路上邁進,不!應該說是人人都有大學唸,卻遇上憂國憂心的人士發起讓大學倒閉的計劃,怎麼了?是那些家長主義者害怕前方有妖魔鬼怪嗎?
大學數量太多,讓人民對高等教育失去了信心,這是他們的訴求,解決方式很有創意,就是發起萬人考大學,由萬人取代市場機制,將品質不良的學校給淘汰。
評分的標準用指考分數來決定,他們辯解道要接受高等教育要一定的知識基礎,指考要有100分以上,今天想滿足求知慾望,對不起,請你考超過100分,因為在正義之士眼中100分就能唸的學校無法提供,而你也不夠格,因為成績才是一切。(別拿Charles Hermite、Albert Einstein來反駁,那只是特例中的特例)
擁有大學學歷的比比皆是,人們常說著不值錢了,嗯~好像是經濟學裡的邊際效益,可是不同的學校,在人們心中的是等值嗎?若都一樣,那怎麼會沒幾天就出現排名的新聞?國家也不會撥放五年五佰億來打造世界級的學校。
也常聽到現代的年輕人比起某某時代的我們差太多了(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嗎?希望我老的時候不會有這種觀念,實在太難看了),當這些年來都沒人作研究嗎?現在所學比以前多了,教科書就說明了,只有越變越厚。相反地,某某時代的大學畢業生才是等於現今的專科生。
大部份接受高等教育,就是著眼未來就業時的籌碼,社會上也將大學視為職場教育班,那正好!不管是普通還是技職都一樣,麻煩各大學院開設『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,『點個兩下,文件輕鬆開啟』..等等電腦應用課程。求職時,資方也都問你電腦、英力的能力如何 ?
由個人自由來說,只有付出金錢去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都不行。大學校風自由,資源相對多,選修課程由自己決定,這是中等教育能夠提供的嗎?社會要少數服從多數,但是不表示多數有限制少數的自由。
說到錢,因為維持不良學校的是納稅人,為了停止浪費人民的血汗錢,這才是主因吧!我認同這說法,所以請將全部學校改成私營。島民最愛的大學世界排名前20名中,數量最多的美帝裡私營佔幾間呢?
由市場來決定是最好的,若學校因招生困難,而入不敷出,自會尋找改善方式。因為官商勾結,而以為市場機制無用,進而採取對抗市場的方式,未免看不清楚問題的癥結。
何金銀:原來這麼有意義阿
(節錄《破壞之王》台詞。因台灣當局政策問題,故將具有毀滅性字眼以x代替)
現今台灣正往人人有書念的路上邁進,不!應該說是人人都有大學唸,卻遇上憂國憂心的人士發起讓大學倒閉的計劃,怎麼了?是那些家長主義者害怕前方有妖魔鬼怪嗎?
大學數量太多,讓人民對高等教育失去了信心,這是他們的訴求,解決方式很有創意,就是發起萬人考大學,由萬人取代市場機制,將品質不良的學校給淘汰。
評分的標準用指考分數來決定,他們辯解道要接受高等教育要一定的知識基礎,指考要有100分以上,今天想滿足求知慾望,對不起,請你考超過100分,因為在正義之士眼中100分就能唸的學校無法提供,而你也不夠格,因為成績才是一切。(別拿Charles Hermite、Albert Einstein來反駁,那只是特例中的特例)
擁有大學學歷的比比皆是,人們常說著不值錢了,嗯~好像是經濟學裡的邊際效益,可是不同的學校,在人們心中的是等值嗎?若都一樣,那怎麼會沒幾天就出現排名的新聞?國家也不會撥放五年五佰億來打造世界級的學校。
也常聽到現代的年輕人比起某某時代的我們差太多了(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嗎?希望我老的時候不會有這種觀念,實在太難看了),當這些年來都沒人作研究嗎?現在所學比以前多了,教科書就說明了,只有越變越厚。相反地,某某時代的大學畢業生才是等於現今的專科生。
大部份接受高等教育,就是著眼未來就業時的籌碼,社會上也將大學視為職場教育班,那正好!不管是普通還是技職都一樣,麻煩各大學院開設『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,『點個兩下,文件輕鬆開啟』..等等電腦應用課程。求職時,資方也都問你電腦、英力的能力如何 ?
由個人自由來說,只有付出金錢去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都不行。大學校風自由,資源相對多,選修課程由自己決定,這是中等教育能夠提供的嗎?社會要少數服從多數,但是不表示多數有限制少數的自由。
說到錢,因為維持不良學校的是納稅人,為了停止浪費人民的血汗錢,這才是主因吧!我認同這說法,所以請將全部學校改成私營。島民最愛的大學世界排名前20名中,數量最多的美帝裡私營佔幾間呢?
由市場來決定是最好的,若學校因招生困難,而入不敷出,自會尋找改善方式。因為官商勾結,而以為市場機制無用,進而採取對抗市場的方式,未免看不清楚問題的癥結。
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
年關將至,大贈送又來!
這幾天又出現菜量過剩,造成菜農損失慘重,想起去年和今年的農作物也有過量的問題,會不會是農委員政策出了錯?
上行政院網站了解政策,也估狗了相關資料。看到由陳武雄副教授所寫的《政策錯誤造成的農產品生產過剩》一文,果然不出料,又是政府干預市場造成。先給他們日本這塊大餅,再加上又有農安專案、95機制等補助措施,讓全民買單。使得農民不計風險的大量種植。
外銷失敗,國內需求不大,價格直落可想而知。農民固然有錯,可是若沒政府的手去推,傷害會每年造成嗎?
政府鼓勵青年才子往農業發展,可是卻使農夫痛苦的出現螢幕前。過個幾年,會出現『果菜炸彈客』嗎?
上行政院網站了解政策,也估狗了相關資料。看到由陳武雄副教授所寫的《政策錯誤造成的農產品生產過剩》一文,果然不出料,又是政府干預市場造成。先給他們日本這塊大餅,再加上又有農安專案、95機制等補助措施,讓全民買單。使得農民不計風險的大量種植。
外銷失敗,國內需求不大,價格直落可想而知。農民固然有錯,可是若沒政府的手去推,傷害會每年造成嗎?
政府鼓勵青年才子往農業發展,可是卻使農夫痛苦的出現螢幕前。過個幾年,會出現『果菜炸彈客』嗎?
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
“福”爾摩沙
日本年初有一部電影バブルへGO!! タイムマシンはドラム式《超時空泡泡女》,由廣末涼子、阿部寬和藥師丸博子主演,內容是說日本被高達800兆日元的赤字壓得透不過氣來,有減亡的可能性,因此用發明的時光機回到1990的日本,阻止日本政府簽下不動產相關融資總量規定。順帶一提根據日本wiki現在赤字約1200兆。
這篇不討論泡沫經濟的前因後果。近年來先進國家如美、日、法等政府都遇到政策所造成赤字的問題,布希將社會福利民營,小泉純一郎為政府廋身,薩科齊改革特殊退休體制。台灣還是不怕,不理赤字,照樣往火坑裡跳。
全民健保被健保局視為一大德政,也令大多數台灣人有了比其他國家幸福的幻覺,有國外就醫經驗的朋友對國內費用、服務品質無不稱讚,尤其都讓是費用便宜到在國外落地生根的正港歹完郎回來治療。人民只出一點點錢,就得到巨大醫療回報,前幾年還是紙卡時,還可以蓋章拿獎品嘞。可是對人民來說保費還是太多,品質要更好。
人民的三大迷思
1.政府藏了棵搖錢樹:相傳老蔣從老共手中的搖錢樹搶來台灣(不過現在在國民黨?),要多少錢就有多少,所以民眾近乎瘋狂地挖國家資源,無所不用其極的使自己有受保障的資格,反正政府就像不倒翁,再大力都沒事。
2.資本家乃大魔王:自從馬克思說出勞工剝削論後,勞方像是得了被害妄想症似,一天到晚認為資方在壓搾。勞方朋友都選擇性記憶,似乎忘了資本家所付出的成本和承擔的風險,勞方是自由的,可流動的。有能力不怕沒伯樂,有多少本事,就有多少報酬。
3.特定團體弱勢:孟子說過人皆有側隱之心,看到需要幫助的人,若有能力都會伸出援手。可是卻被有心人士將特定團體塑造成悲情,名為弱勢,實則偷取資源補助,造成社會的負擔,也使特定團體人員怠惰。反對又會被批鬥成冷血,可是特定團體怎會等於貧窮?
台灣成天喊著去中國化、去蔣化、轉型正義,卻慢慢走向中國的社會主義。為了消除貧富差距、搞福利,強取人民財產重新分配,這跟文革的紅衛兵不是沒兩樣?福利方面也能交給民營來做阿,競爭下人民更是得利,再者往福利國走後,台灣只有舉債才能維持,這樣經濟只會差下去。
台灣唯一出路就是實行小政府大市場,而且要比香港還自由,而不是大搞福利,何況先進國家都吃到苦頭了,別再用美麗的話來欺騙。其實這些大家都知,政府也知,可是如何要求有權人土無法掌握人民財富呢?
這篇不討論泡沫經濟的前因後果。近年來先進國家如美、日、法等政府都遇到政策所造成赤字的問題,布希將社會福利民營,小泉純一郎為政府廋身,薩科齊改革特殊退休體制。台灣還是不怕,不理赤字,照樣往火坑裡跳。
全民健保被健保局視為一大德政,也令大多數台灣人有了比其他國家幸福的幻覺,有國外就醫經驗的朋友對國內費用、服務品質無不稱讚,尤其都讓是費用便宜到在國外落地生根的正港歹完郎回來治療。人民只出一點點錢,就得到巨大醫療回報,前幾年還是紙卡時,還可以蓋章拿獎品嘞。可是對人民來說保費還是太多,品質要更好。
人民的三大迷思
1.政府藏了棵搖錢樹:相傳老蔣從老共手中的搖錢樹搶來台灣(不過現在在國民黨?),要多少錢就有多少,所以民眾近乎瘋狂地挖國家資源,無所不用其極的使自己有受保障的資格,反正政府就像不倒翁,再大力都沒事。
2.資本家乃大魔王:自從馬克思說出勞工剝削論後,勞方像是得了被害妄想症似,一天到晚認為資方在壓搾。勞方朋友都選擇性記憶,似乎忘了資本家所付出的成本和承擔的風險,勞方是自由的,可流動的。有能力不怕沒伯樂,有多少本事,就有多少報酬。
3.特定團體弱勢:孟子說過人皆有側隱之心,看到需要幫助的人,若有能力都會伸出援手。可是卻被有心人士將特定團體塑造成悲情,名為弱勢,實則偷取資源補助,造成社會的負擔,也使特定團體人員怠惰。反對又會被批鬥成冷血,可是特定團體怎會等於貧窮?
台灣成天喊著去中國化、去蔣化、轉型正義,卻慢慢走向中國的社會主義。為了消除貧富差距、搞福利,強取人民財產重新分配,這跟文革的紅衛兵不是沒兩樣?福利方面也能交給民營來做阿,競爭下人民更是得利,再者往福利國走後,台灣只有舉債才能維持,這樣經濟只會差下去。
台灣唯一出路就是實行小政府大市場,而且要比香港還自由,而不是大搞福利,何況先進國家都吃到苦頭了,別再用美麗的話來欺騙。其實這些大家都知,政府也知,可是如何要求有權人土無法掌握人民財富呢?
訂閱:
文章 (Atom)